从零打造一个能卖货的网站,你还在走弯路吗?
"这破网站一个月连五个询盘都没有!"上周在咖啡馆,听到隔壁桌老板拍着桌子抱怨。说实话,这种情况我见太多了。很多老板砸钱做网站,最后效果还不如在菜市场发传单。问题到底出在哪?
网站≠电子版宣传册
千万别把网站当电子画册使!上周看朋友新做的网站,大篇幅都在吹"行业领先""20年经验",看得我直打哈欠。现在消费者多精明啊,谁在乎你自吹自擂?
营销型网站要像顶级销售员: - 3秒抓住注意力(首屏放用户痛点) - 30秒建立信任(案例比口号管用) - 3分钟内促成行动(按钮位置都有讲究)
有家做少儿编程的,把首页大图换成"孩子玩游戏不如学编程"的对比视频,转化率直接翻倍。看,用户要的是解决方案,不是你的发展史。
流量来了接不住?你可能在"漏客"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:某网站月流量过万,转化率0.3%。诊断发现: - 加载慢得像老牛拉车(6秒才打开) - 客服按钮藏在版权信息里 - 商品页找不到价格
记住啊,每个环节都在筛客户: 加载超3秒走掉30% 导航复杂再走掉20% 没看到想要的信息...剩下的也留不住
解决方案很简单:把自己当小白用户走一遍流程。去年帮人调整咨询按钮颜色,从灰色改成荧光绿,当月咨询量就涨了40%。有时候就差这临门一脚。
内容要像钩子,不是说明书
最近看到个卖空气炸锅的页面写得特有意思:"不会做饭?用它炸鸡翅能让孩子喊你厨神",比列十几条技术参数生动多了。好文案要有: 1. 场景感(凌晨加班怎么快速吃上饭) 2. 对比冲突(传统方法VS你的方案) 3. 社交证据(带图的用户反馈)
有个妙招:把客服常见问题整理成Q&A放在产品页。上次见卖净水器的这么做,退货率直接降了一半。用户怕的就是"买完不会用"。
数据会说话,但你要会听
前天有个学员跟我急:"明明每天都有人咨询,就是不成单!"调出聊天记录一看,全在问"有没有优惠"。这说明什么?价格锚点设错了啊!
关键数据要盯死: - 跳出率高的页面马上优化 - 转化漏斗在哪断掉就补哪 - 热力图点击空白处要警惕
有个做定制家具的发现,客户总在"材质选择"页面流失。后来加了真人讲解视频,转化率提升27%。你看,有时候不是产品不行,是信息传递不到位。
移动端?那是你的主战场!
现在人刷手机比看电视还勤快。但好多网站电脑端精美得像艺术品,手机打开——文字小得要用放大镜,按钮密得能玩打地鼠。
必须做到: - 文字至少14px(爸妈辈也能看清) - 按钮够大(胖子手指也能点准) - 表单一键填充(没人爱在手机上打字)
上周测试发现,把移动端下单步骤从5步减到3步,客单价反而涨了。减少摩擦就是提升体验,这个道理放哪都适用。
持续迭代才是王道
见过最可惜的案例:花大钱做的网站三年不更新,最新案例还是疫情前的。现在算法天天变,用户习惯月月新,网站也得跟上节奏。
我的习惯是: 每月检查加载速度 季度更新成功案例 半年迭代视觉风格
有个卖农产品的客户,每次丰收季就更新"现摘现发"的倒计时页面,老客户回购率高达68%。你看,小事坚持做就是壁垒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
做网站不是交作业,关键是建立赚钱系统。有家小面馆把"线上点单"按钮做成辣椒造型,半年拓了三家分店。比起砸钱投广告,先把网站每个细节变成销售触点,这才是正经事。
下次见到那种华而不实的网站,别犹豫,赶紧按返回键——你的客户也是这么想的。